拒絕馬冬梅 | 13種親測有效的背書方法
@我是一只考研小白:
早晚背誦
早晚記憶效果最好,有利于信息的長時記憶。
有的時候前一天晚上睡前還記不太住,但是還是在腦中過了一下,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背過了!
@文笙:
多讀幾遍
從小就很喜歡背古詩背文言文,因為覺得不需要動腦子,讀上十遍,合上書那些句子就已經在嘴邊了。比起來做數學題,我覺得讀十遍詩并不怎么費腦細胞,何況古詩詞讀起來也很舒服。
@零貳貳貳貳:
聽別人背書
小學的時候太懶,早讀的時候不想張嘴背課文,于是就聽同桌背。不斷灌耳音,最后他讀得會背了,我聽得會背了。
@劉洺源
拍電影法
長篇古文的背誦其實是很簡單的,其中大部分是游記或故事,在閱讀時就盡可能想象畫面,想一想把這篇文章拍成電影,每個鏡頭是怎樣的。然后在背誦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意識到,自己是不是少了一個鏡頭,導致這個影片不完整、不連貫了。
@白詩詩
二八定律:二分識記,八分回憶
識記的次數與回憶的次數保持一定的比例最好——識記占20%,回憶占80%。
試舉幾個運用實例:
1
單詞記憶:識記一遍,迅速閉眼在腦中連續回憶四遍;
2
名詞記憶:大學工科很多考試對名詞解析是有要求的,我以往的做法是,看一遍回憶一遍……學了這個之后,我看一遍,然后試著在腦中回憶四遍;
3
文段記憶:這個方法對需要記憶政治、歷史等的高中生應該最有幫助了,你們早自讀背書的時候,是不是讀一句背一句???學了這個方法之后,以后你可以這樣:讀一個句子,第一次回憶成功之后,再連續重復迅速回憶三遍-----一共是四遍。
@Tom小喵:
留白對照法
第一步:準備一份原文的word文檔
舉個例子:
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在中國古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秦始皇統一中國及秦王朝的建立,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秦漢時期建立和完善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以及諸如建立郡縣制等一系列有利于統一的措施,一直為后世帝王的專制統治所效法。 秦漢以后沿襲了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基本上是秦漢時期建立起來的。 這一時期,社會經濟有較大發展,西漢出現了文景之治那樣的盛世。漢武帝后,在與西域及相鄰的中亞諸國的交往中,開通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秦漢時期也是中國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較發達的時代。董仲舒之后,儒家學說被確立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 司馬遷的《史記》,張衡的候風地動儀,以及數學的《九章算術》,醫學方面的《黃帝內經》等,均對后世有重大影響。 蔡倫的造紙術,則被譽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這個階段,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道教則從本土源起。 秦漢時期是中國( )的( )時期,在中國( )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 )統一中國及( )的建立,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 )建立和( )了封建( )( ),以及諸如建立( )等一系列有利于統一的措施,一直為后世帝王的( )所效法。 ( )以后沿襲了( )年的中國( )的統治秩序,基本上是秦漢時期建立起來的。 這一時期,社會( )有較大發展,西漢出現了( )那樣的盛世。( )后,在與( )及相鄰的( )諸國的交往中,開通了舉世聞名的( )。 秦漢時期也是中國( )和( )較發達的時代。( )之后,( )學說被確立為中國封建社會的“( )”。 ( )的《史記》,張衡的( ),以及數學方面的( ),醫學方面的( )等,均對后世有重大影響。 ( )的造紙術,則被譽為中國的( )之一。這個階段,( )由( )傳入中國,( )則從本土源起。 方法一:提取關鍵詞,串聯即可。 方法二:選每句話開頭第一個字,串聯即可。屢試不爽。 方法三(個人神器):把每句話讀熟了,再連起來讀幾遍,強行記憶三遍,大約可以搞定了。當然啦,及時復習,才不負當時辛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