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注銷校園貸”騙局!廣東已有人被騙99萬!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現,詐騙手段花樣繁多。根據公安部門的監測,四月份以來,廣州天河區“注銷校園貸”類的詐騙警情高發。
四月初,大學畢業已工作好幾年的吳先生接到一個提醒他“注銷校園貸賬戶”的電話,對方稱如果不注銷,可能會被人利用個人信息來注冊校園貸賬戶,影響他的個人征信。
吳先生相信了對方的說辭,并根據對方的提示:清空各大借貸平臺上的額度,然后把清空提現出來的錢轉到對方資金的銀行賬戶里。對方還說,吳先生從網貸平臺借出的資金,不需要他負責還款。
在對方的“洗腦”下,吳先生在多個平臺申請貸款60多萬元,再加上自己的積蓄,共轉給對方99萬元。到了第二天,吳先生沒收到退還資金,還聯系不上對方,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廣州天河警方表示,今年以來已發生200多起“注銷校園貸”類詐騙警情,被騙金額超過2000萬元。
實際上,相關部門、業內并沒有推出所謂的“注銷校園貸”操作,個人征信信息也無法人為修改,只要大學生借款后能夠按時還清貸款,就不會影響到個人征信。
大學生如果對個人征信存在疑問的,可通過當地人民銀行征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信息服務平臺或是撥打征信中心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進行咨詢。
在接到自稱貸款平臺工作人員要求“注銷校園貸”或類似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護好自身財產安全,不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避免深陷“校園貸”陷阱的基本前提,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理性認識自己的消費能力,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制定消費計劃,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避免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不盲目消費,不跟風攀比,要培養理性消費意識和良好消費習慣,學會對金錢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量入為出。
如果確需申請貸款的,一定先和父母溝通,認真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并向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
貸款前還應仔細閱讀合同內容,明確貸款的額度、利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等重要信息,確保合同條款合法、合理。
大學生應當主動學習有關金融方面的消費知識,尤其是要了解金融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在大學生貸款方面的政策,提高對各種形式“校園貸”陷阱的辨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對借貸機構廣告宣傳中的“免費”“優惠”“打折”等內容要多留個心眼,增強防范意識。
同時,大學生還應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以及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也不輕易向他人透露家庭住址、宿舍地址、父母聯系電話等信息,以免被騙子所利用。
點個小花,給大撕兄多一點動力!